hth体育网站登录 行业新闻

江苏扬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01-27 新闻中心

  本项目建设期 24 个月,预计 T+4 年达产 100%。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均收入 139,104.98 万元,年均净利润 15,227.53 万元。

  本项目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运营期内收入为依据公司现有在手订单、定点协议等和未来潜在订单向客户提供混动变速箱箱体、纯电电机壳体、电控箱体、结构件

  此外,公司在新产品业务开拓方面具有较强实力,为本次项目产能消化提供充足的未来市场基础。因此,公司本次营业收入预测具有合理性和谨慎性,预计本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收入 139,104.98 万元。

  公司本项目所生产产品的经营成本系考虑了实际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所需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折旧与摊销费用等计算确定。本项目经营成本测算合理、谨慎。具体来看,本产品项目为依据上海有色金属网公布的近期铝锭市场平均价,并结合产品重量、新产品废品率等因素综合确定材料成本。因此,本次经营成本测算具有谨慎性、合理性。

  公司本项目的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主要是按销售百分比法并结合以前年度的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进行确定,具体来看,本次项目费用率测算依据公司 2022 年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占全年收入比例进行估算,费用预测具有谨慎性、合理性。

  公司根据前述测算并按 15%所得税的税率计算得到本项目的净利润 15,227.53万元。

  本项目达产后预计毛利率为 22.09%,较公司 2022 年的毛利率水平 23.76%接近。本项目的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近期筹划的项目毛利率中等水准整体接近。

  项目已取得扬州市江都区行政审批局颁发的扬江行审备[2023]166 号《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已取得扬州市生态环境局颁发的扬环审批[2023]04-40 号《关于江苏嵘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公司拟使用本次投资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从响应国家发展的策略和产业政策,顺应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和实现企业自身战略目标的角度而言,具有推进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问题日渐凸显,节能环保问题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传统燃油汽车作为主要的能源消耗源和污染排放源,未来将被新能源汽车代替已形成共识。为了应对能源与环保问题,各国纷纷发布汽车电动化的时间表并跟进发布补贴政策以推广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升级、实现汽车强国战略而大力扶持。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2022 年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为 1,052 万辆,较 2021年同期增长 56%,而 2022 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688.7 万辆,同比增长93.4%,已成为全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导者。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目标比例为 40%左右;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车应成为主流,占总销量目标比例应大于 50%。

  目前,铝合金结构件已在众多新能源车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轻量化趋势下的主流材料,并且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数据,我国单车用铝量 2025 年有望超过 250 公斤/辆,2030 年则有望超过 350 公斤/辆,趋势长期向好。本项目的实施,是公司顺应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压铸件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公司专注为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配套生产服务,业务覆盖全世界汽车市场,公司从研发设计、工艺改进、技术创新、精细管理各项环节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公司产品得到国际知名汽车部件总成企业的充分认可,产品大范围的使用在终端整车品牌。

  公司布局新能源产品主要跟随客户脚步,公司的新能源产品处于开发和导入市场的快速增长期。公司凭借优异的研发和产品供货能力参与客户联合开发,未来将获得更多的采购订单。目前,扬州压铸设备接近满负荷运转,若公司不能及时扩大生产能力,在机加工设施基本保持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将无法应对未来几年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产品新增订单的需求,产能瓶颈将成为公司逐步发展的障碍。

  当前,我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与消费市场和全球最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这为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长壮大及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和持续提升整体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近十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无论从生产能力、产品品种上,还是从管理与技术水平、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整车厂商基于优化产业链、控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目的,纷纷推行整车制造的全球分工协作战略和汽车零部件的全球采购战略,将部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转移至中国,为本土自主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机会。

  公司作为本土汽车铝合金零部件制造领先企业,将凭借地缘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把握住市场发展机遇,力争占据国内市场更大份额,并能够进入到全世界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扩大出口并在全球建立营销服务体系,最终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细分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本次项目实施后,公司的产品结构更优化,生产配套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成本和效率的优势更突出;同时在与知名厂商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逐步提升公司总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实现公司的跨越性发展。

  汽车工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提升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水平是我国由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到世界汽车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对于我国优化产业体系、支撑国内汽车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相关的政策及规划最重要的包含:国家近年来颁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四基”发展目录(2016 年版)》等内容中将高端铝合金材、铝合金真空压铸技术、成形加工技术等列为鼓励和优先发展领域,将金属型压力铸造技术、铝及镁合金压力下铸造成形工艺(低压、半固态、高真空压铸)、高强度铸铝合金材料列入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发展目录,鼓励开展轻量化材料加工及整车、零部件成型生产和检验测试能力建设。

  同时,针对下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发展规划(2021—203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汽车、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等作为优先发展产业领域,将“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铝镁合金、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等列为国家鼓励发展产业。

  公司从事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生产 20 余年,积累了稳定的行业生产技术,已取得多项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并将已掌握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依托产品和技术的不停地改进革新提升公司在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共获得授权保护的专利 201 项。

  同时,汽车精密压铸件的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产品工艺优化环节、材料开发与制备、压铸工艺控制、精密加工、工艺优化等多个环节。行业的技术壁垒较高,对相关的高级技术人才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的要求也慢慢变得高。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壮大,公司具备完善的人才录用、培训、考核和激励体系,能够较好地实现人才引进、激励,公司具备稳定充足的人才储备。

  根据《国务院关于逐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 号)、《关于印发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1]46 号)和《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7]30 号)等文件,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行业最重要的包含: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

  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公告 2015 年各地区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16 年第 50 号)和《关于做好 2020 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20]901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我国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行业最重要的包含: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水泥(熟料及磨机)、平板玻璃、造纸、制革、印染、铅蓄电池(极板及组装)、电力、煤炭

  根据《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属于鼓励类产业:“十六、汽车”之“3、轻量化材料应用”。因此,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或本次项目属于《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产业,不属于淘汰类、限制类产业。本次项目符合“原则上募集资金投资后不得新增过剩产能或投资于限制类、淘汰类项目”的要求。

  行业的情况,主要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行业或协会的有关标准、规定,相关业务或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要营业业务及本次项目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所属行业为汽车制造业(C36),细分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C3670)。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涨知识】风电叶片3D打印模具来铸造

下一篇:【图说】钢铁公司制造工艺大流程

关于我们 hth网页版 新闻中心 hth全站网页版 技术实力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hth网页版全站登录-hth体育网站 COPYRIGHTO 2020 ( ) ALL RIGHT RESERVED. 蜀ICP备18030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