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四省区党报联动推出大型报道

2024-03-08 hth全站网页版

  2023年,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习再次踏上东北这片土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为东北振兴再启新篇领航指向。习考察黑龙江期间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之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又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全面阐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生产力,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迫切地需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从而赢得发展主动权。全国两会期间,黑龙江日报与吉林日报、辽宁日报、内蒙古日报,共同策划推出“锻造新质生产力,东北如何发力?”重大主题报道。围绕习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各省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经验亮点和生动实践,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就“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产业转型升级,为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汇聚澎湃动能”建言献策。

  为扎实推进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见效,黑龙江省加强顶层设计,经过三个多月调研摸底,制定了黑龙江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提出24个重点发展产业。加快技术突破创新和产业升级增质,塑造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新动能。

  经济发展新引擎亮点纷呈。2023年,黑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高于全国9.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1.7%和14.1%。五矿石墨全球领先的球形项目试车投产,“龙江三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哈兽研和石药集团联合研制新型疫苗填补国内空白,绥化天有为汽车数字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成为全国最大生产基地……

  “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工业技术基础、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象征,在船舶动力、工业发电等领域有着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产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所长林枫说,近年来,作为国内唯一从事大中型船舶主动力装置研制的科研事业单位,七〇三所针对我国燃气轮机“卡脖子”难题进行系统攻关,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了天然气长输管线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和海洋油气平台用25兆瓦级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自主研制的燃气轮机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实现批量出口海外的历史性突破,近三年海外市场累计订单金额近40亿元。

  林枫代表表示,七〇三所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创新增量器作用,不断把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推动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水平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水平发展的征程中,网络安全产业既是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也是新质生产力的运营保障。”全国政协委员、安天科技集团首席技术架构师肖新光说,“在不停地改进革新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在数字化加速转型背景下,要探索网络安全的第一性原理,强化我们自己的安全理念、框架和实施方法。不仅要为网络安全造出中国引擎,也要提出中国范式。”

  “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把安天引擎的识别检验测试对象从恶意执行体扩展到所有执行体,把赛博超脑改造成全量执行体的分析基础设施。”肖新光委员说,安天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塑造网络安全核心技术能力,牢牢扭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学技术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未来谁占领了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制高点,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九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寅说,公司新研发的集成一体化无人值守变电站、光储充电动汽车充电站、电化学储能系统慢慢的变成了公司发展的新引擎,新能源在建和并网容量达到2.75GW,并将自发的清洁能源用于民生保障,实现了零碳清洁能源供暖面积500万平方米。创新发展与转型使公司业绩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

  “同时,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李寅代表说,“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长远发展大计,要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起来,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奋进之声激荡新征程,黑龙江正着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习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吉林作为东北大家庭的一员,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催生振兴发展新动能,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全国两会期间,“如何持续锻造新质生产力,为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强大动力”,成为吉林省全国人大代表、住吉全国政协委员共同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吉林省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战略,培育“四大集群”、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筑牢实体经济之基,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3年,吉林省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1.4%、12.5%、47.8%。红旗车赢得赞誉、“吉林一号”卫星翱翔太空、“长客造”动车驰骋全球……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多业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未来三年,吉林计划围绕汽车、医药、装备、食品、石化、原材料等领域,重点支持300个以上“智转数改”示范项目,力争建成1至2家“灯塔工厂”、1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00个省级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

  “我们坚持先立后破,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着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链延伸、提高附加值上求突破。”全国人大代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长洪庆表示,今年延边州将积极培育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等“五新产业”,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

  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构筑新质生产力的坚实保障。吉林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近三年,全省累计投入3.58亿元,实施核心光电子器件和高端芯片、智能制造等17个重大科技专项,全力争取在高端芯片、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率先突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显示,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上升6位,提升幅度全国第一。

  “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建议,针对未来5年吉林省汽车产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缺口现状,从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高度出发,利用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优势,支持吉林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本科大学,优化现代汽车产业人才供给结构。

  近年来,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吉林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链接的快车道,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3年,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加6.8%,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围绕现代汽车、轨道装备、卫星制造等领域,吉林省装备制造业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凸显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带来的发展优势。

  在位于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施工现场,1500余名建设者争分夺秒施工,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

  在大连长兴岛恒力新材料科创园建设现场,两万余名施工人员加紧作业,千余台机械设备有序运转,产业园一期项目即将全面投产……

  火热的场景,折射的是辽宁聚力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作为老工业基地,近年来,辽宁向“新”转型步伐加快。2023年,辽宁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2%、4.4%、146.1%,制造业科技成色更足,新兴产业发展实力更强。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住辽全国政协委员蔡睿表示。

  蔡睿委员认为,当前,辽宁要聚焦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优势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蔡睿委员建议,聚焦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有产业,针对新时代“六地”建设中的科技问题,重点围绕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梳理“卡脖子”技术清单,在集成电路装备、工业母机、低空经济等辽宁省优势方向,组织实施好重大科研攻关任务,配置好平台、团队、资金、政策等资源,夯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瞄准未来产业,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实施一批“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研究项目,培育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顶尖青年科学家群体,加快引育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带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未来已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全国人大代表、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进认为,辽宁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许多“先天优势”。他说,辽宁拥有一批优势突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升级,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应用场景十分丰富。经过多年发展,辽宁已成为国内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制造基地。

  张进代表建议,要加速培养以新一代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新一代机器人、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引领辽宁制造业转型升级。

  春和景明,万物勃发,北疆大地动能澎湃。在赤峰市高新区元宝山产业园,远景投资建设的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百万吨级绿色零碳制氢项目正在为春季开工忙碌准备。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 ,该项目获得能源转型变革者大奖。

  坚持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内蒙古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跨越发展,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拓展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全区新能源产业投资较上年增长70.1%,对全区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9%,新能源产业成为引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3年9月,习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这一话题引发会场内外广泛热议。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包头市塞北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表示,要将创新作为引领东北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良性互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发展的策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开辟新赛道,拓展新优势。

  王斌委员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壮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产业绿色发展研究部主任白卫国建议,内蒙古要保持战略定位,科学统筹,推进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处理好新质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以能源、稀土、乳业、草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蒙古,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动能?来自自治区决策层的声音铿锵有力——

  “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是我区塑造新优势、打造新引擎的关键所在,必须抢滩布局,率先在一两个点位上取得突破,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2024年,呼和浩特市将积极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聚焦未来信息产业、未来空间产业、未来材料产业、未来健康产业、未来能源产业五大领域,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

  包头市将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加速陆上风电装备、氢能储能、先进金属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五大战略新兴起的产业集聚发展,同步布局氟化工、数字产业和未来产业等。

上一篇:【第318期】炼形铸神·金属铸造——浙江省雕塑精品展开幕

下一篇:铸造“特征交融”办学中心优势

关于我们 hth网页版 新闻中心 hth全站网页版 技术实力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hth网页版全站登录-hth体育网站 COPYRIGHTO 2020 ( ) ALL RIGHT RESERVED. 蜀ICP备18030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