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首位城市”何以进击?对话全国政协委员、攀枝花市副市长李明
产品描述
李明建议,构建钒钛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制,统筹钒钛战略资源顶层设计,实现钒钛资源深度开发破题。
全国两会进行时。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2023年八项重点工作建议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被并列“划重点”。报告还指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
“双碳”命题下的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已然成为各大城市、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答题。
时间回拨,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自此,攀枝花加速向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中国钒钛之都迈进。
正值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设立10周年之际,这座位于我国西部、四川省南部的资源型城市迎来总体发展的策略优化调整,进一步彰显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重塑产业竞争力的信心和决心。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副主委、攀枝花市副市长李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深度解读长江上游“首位城市”的转型升级路径。
NBD:1月4日召开的攀枝花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攀枝花总体发展的策略中的做好“三篇文章”,优化调整为端牢做亮特色优势产业“三个饭碗”。这一调整背后有何深层考量?
李明:攀枝花结合内外环境发展变化,对总体发展的策略的一些内涵和表述进行了优化完善,将做好钒钛、阳光、清洁能源“三篇文章”优化调整为端牢做亮特色优势产业“三个饭碗”,即端好“铁饭碗”、做强“钛钒碗”、创造“金饭碗”,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审慎考量决定:
一是钢铁产业是攀枝花的“基本盘”,不能丢也丢不得;二是钒钛产业是我们的特色优势,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用好光热气候资源,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是构建多极产业支撑、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应有之意。
“三个饭碗”更突出城市产业属性,体现攀枝花由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向注重打造产业优势的发展思路转变,进一步明确坚定不移走特色发展之路,充分的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在继承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拓展新领域新赛道,实现特色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李明:端好“铁饭碗”,就是立足钢铁产业采、选、冶各环节,继续发挥钢铁产业传统优势,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巩固提升高速重轨钢等现有产品的优点,全力发展高性能模具钢、高端结构钢等先进钢铁材料,努力打造全国钒钛低微合金钢材制造基地和西南地区钢铁材料制造服务基地。
做强“钛钒碗”,就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充分的发挥钒钛资源富集优势,全力推进钒钛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巩固海绵钛、钛锭、钒氮合金等产品材料优势地位,加快发展钒钛基复合金属、高精端钛合金等先进钒钛材料产业,更好满足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医疗器械、大规模储能等领域需求,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创造“金饭碗”,是利用得天独厚的金色阳光资源,全力发展现代农业、清洁能源和阳光康养旅游度假产业。
NBD:立足当前实际,攀枝花钒钛产业距离“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目标还有哪些短板和差距?针对攀枝花、全国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题和“卡点”,您有何具体建议?
李明:当前,攀枝花慢慢的变成了世界第一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世界重要的、国内最大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为加快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要尽快打破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与精深加工率低、钒钛产业集约发展和规模效应不足、钒钛研发水平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弱等影响产业高水平发展的约束瓶颈。
在高端钒钛合金技术研发转化、关键设备自主生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方面,我国钒钛产业需加快补短板、强链条、建体系、提质效。
建议构建钒钛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制。参照四川绵阳科技城管理体制,提升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管理能级,在国家层面成立由国务院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钒钛战略资源顶层设计,凝聚国内外力量,分解任务联合攻关,实现钒钛资源深度开发破题,在国家层面推动建立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技术奖励、应用技术推广统筹机制。
NBD: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设立至今正好10周年。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攀枝花钒钛特色优势产业试点。着眼国家和省级层面赋予的重要使命,攀枝花钒钛产业下一步将从哪些领域率先发力突破?
李明:一是重点推进钒钛高端应用产品。瞄准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医疗器械等领域需求,全力发展高品质金属钒、高纯度海绵钛、高性能钛合金等产品。
二是重点推进钒钛储能新型材料。抢抓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关键期和重大机遇,聚焦聚力发展锂电池、钒电池等领域的储能材料和功能材料。
三是重点推进钒钛关键设备升级。围绕先进钒基铁合金、钛钢金属复合材料、大尺寸钛合金铸锭等方面,快速推进EB炉、辊窄钛带轧机、精密钛铸件用真空悬浮炉等设备提质扩能,为我国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攀枝花经验”。
NBD:今年攀枝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水资源配置+抽水蓄能+新能源开发”三结合等项目建设。这个在全国首创谋划推进的“三结合”项目,将如何帮助缓解四川的“缺电之痛”?
李明:“三结合”项目最重要的包含年平均引水量1.33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配置工程、300万千瓦的仁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和300万千瓦光伏、风电新能源开发项目。
四川未来增量电源将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为主,其不稳定性和逆调峰特征,增加了电网对调峰储能能力的需求。仁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可在四川省电网中发挥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新能源储能等作用,可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电力缺口300万千瓦,可减少全网调峰弃电量约42亿千瓦时,配套攀西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可以支撑超过700万千瓦的风电、光伏资源开发。还能够准确的通过电网需要提供或吸收无功功率,发挥调频、调相作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NBD:放到区域乃至全国层面看,“三结合”项目有何积极意义?为促进项目快速推进,您有什么建议?
李明:“三结合”项目的建设,符合中央适当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平稳增长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全部实施后,将有效带动下游风电、光伏新能源开发、金沙江干热河谷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会实现“1+1+1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共促的综合效应。
项目总投资约364亿元,预计比三个项目单独建设节约投资20.4亿元;同步实施水权水价改革后,农业用水水费预计2~3元/立方米,比现有成本低1/4以上。
随着项目推进,还有望重塑攀枝花经济地理空间,形成覆盖全市20%以上国土空间(覆盖区域贡献全市70%以上GDP)、保障36.5万城乡人口供水、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1.8万亩的水网体系,彻底破解攀枝花金沙江以南和盐边县南部区域工程性和系统性缺水难题,助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将攀枝花水资源配置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中期调整和“十四五”年度资本预算,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并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仁和抽水蓄能电站调整纳入国家“十四五”抽水蓄能重点实施项目。
NBD:去年12月,中老班列(攀枝花)首发,标志着东南亚到我国西部及欧洲距离最短的国际铁路通道正式打通。开行以来,中老班列(攀枝花)运作情况如何?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明:为全力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攀枝花正在制定中老班列常态化开行方案,从实施运行新模式、优化运行路线、研究出台补贴政策等方面予以保障。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铁路运输承载能力不够。由于中老铁路属新开通线路,境外段铁路尤其是老挝万象以后的铁路相对于国内铁路标准来说偏低,是窄轨。另外,铁路沿线站场装卸配套能力不够,特别是还无法顺利运输攀枝花的钢轨到东南亚国家。
二是运输成本偏高。东南亚国家的货物运输到攀枝花,相比海铁联运,中老铁路在价格上暂时还没有优势。在老挝万象塔纳楞陆港转关去往第三国收费相比来说较高。通过中老班列运输,仍面临不成熟运输线路带来时间成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转运成本的增加。
三是出口货源组织困难。由于市场开拓不足,老挝当地只有少数的市场和需求,仅靠攀枝花本地和省内难以组织到足够的订单货物来支撑中老班列的常态化开行,且因货物品种不同和客户时限要求不同,无法定时定量,组货较为困难。
NBD:对于优化中老铁路运行配套政策,加速攀枝花及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您有何具体建议?
李明:一是支持推动完善中老铁路沿线配套基础设施。支持攀枝花建设国际铁路物流港,鼓励建设海外仓,加强完善中老铁路沿线及国内重要节点城市大型商品集散中心布局。
攀枝花位于成都青白江与云南边境口岸中点位置,作为中老国际班列开行中途的外贸集拼集运中心站点,将承接成都国际铁路港部分功能转移,对接海外枢纽节点,可与成都国际铁路港构成双核驱动、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运营模式,构建“北有青白江,南有攀枝花”的发展格局。
二是加大中老铁路扶持政策支持。通过成立专项基金,国铁集团持续完善现有中老铁路运费优惠政策,降低中老班列国内段、境外段铁路运费;对需转运至老挝四周的国家的货物给予每箱5%-10%的转运费用补贴;协调老挝海关对转运第三国的货物进行规范管理,避免乱收费情况。
三是加速推动东南亚通道建设。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快速推进中老、中泰、中越、中缅铁路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公铁联运的交通网络体系,尽快形成中国与东盟国家物流快速互通格局。
四是优化对外投资环境。优化国有企业及相关协会组织赴外考察方式,加大国有企业对东盟国家在粮食、能源、铁矿石等方面的投资。
NBD:此次攀枝花总体发展的策略优化调整中,还新增了一个“战略牵引”推动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攀枝花具有怎样的先行先试条件和独特优势?
李明:2022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意见,明确支持攀枝花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城市,经过58年开发建设,攀枝花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人均GDP连续多年排名四川全省前两名,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7年位列全省第二;2022年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比为2.14,连续11年下降,一直低于全国、全省中等水准;攀枝花工业化率多年位列全省第一,城镇化率2021年达到69.92%,稳居全省第二。此外,攀枝花医疗、教育条件在全省处于第一梯队,每百万人拥有三甲医院3.3所,排名全省第一。
近年来,攀枝花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基本保持在全省第二方阵,工业发展势头强劲,项目支撑更有力,拼经济搞建设的后劲不断增强。
NBD:今年是攀枝花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起步之年,将从哪些领域重点发力试验探索?
李明:我们将把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作为统揽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牵引,聚焦实现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三大愿景”,为全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经验、提供样板、蹚出新路。具体将从充分的发挥政策工具箱作用、积极推动重大改革突破、全力推进重点任务落实等方面,推动试验区建设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NBD:您提到“充分的发挥政策工具箱作用”,目前攀枝花需要怎样的政策支持?
李明: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02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在东部地区选取示范区为全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探索实现路径。我国西部地区面积约为全国的72%、人口占全国的27%,在西部地区选取试点,探索适合西部地区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尤为重要。
建议支持将攀枝花作为西部地区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试点城市。一是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省级层面加强对试验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指导督促,统筹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在产业扶持、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尤其是在促进钒钛、清洁能源等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方面给予攀枝花更多帮助支持,将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的“盘子”。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王麒: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重塑汽车产业,应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年虚增收入5600亿!恒大地产被罚41.75亿,许家印“手段特别恶劣、情节很严重”,被罚4700万!回应来了
为公募牌照做准备?华福证券找来这位15年老将,任命为资管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下一篇:真空感应熔炼铸造炉